学校的主导语言,有别于教学语言。学校的主导语言,是指学生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所讲、所用的语言;是指学生之间交流的语言,在课堂之外学生和老师交流的语言,在食堂、在田径场学生和各种学校教职员工交流的语言;是指教室里墙上海报所用的语言,走廊上路标所用的语言,发给学生带给家长的通知所用的语言……

学校的主流文化是一个更加无形的概念,但也和学校的主导语言相似。学校的主流文化,通过学校或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体现,通过学生在体育馆里参与的运动项目体现,通过学生们的课间游戏体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话题体现,通过学生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体现……

判断学校的主导语言和主流文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学生们都来自哪里(虽然教师、管理人员和课程来自哪儿等因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将在语言和文化上占主导地位,这一比例达到50%或以上时,这种主导因素更是如此。

在香港澳大利亚国际学校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根据这样的一个学生国籍比例,我们大概可以判断,虽然这所学校位于香港,但主导语言应该是英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应该是其主流文化。

再举一个例子,越南美国国际学校(American International School Vietnam)90%以上的学生是越南籍,所以我们也大概可以判断,虽然这所学校被称为“美国”学校,提供IBDP课程,参与AP考试,并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但是其校园的主导语言是越南语,主流文化是越南文化。

普吉岛英国国际学校(British International School Phuket)约有25%的学生来自泰国,10%来自英国,其余学生则来自其它50多个国家(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超过10%)。在这样一所高度融合的国际学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或其他英语水平较高的国家(例如,北欧国家),所以据此,您可以大概推断出该学校的主导语言是英语,文化则相当“国际化”。 再从其它方面来看,这所学校为小学到高一参加IGCSE考试的学生提供英语国家课程,大多数的教师也是来自英国(其次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综合这些情况,那么您可以判断这所学校的文化就算不是英式也是偏英式的。

“学校的主导语言不是英语就不是好学校”,这样的判断太过于简单粗暴。多种语言并用,可以增加国际学校的体验价值,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他们在单一语言环境中无法接触到的语言、人群和文化。多语并存甚至可能让学生掌握三种语言。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英语能力和大学计划,某些语言环境可能对他们更有益。因此,家长应该了解清楚学校的语言环境,以便在选择学校时做出明智的决定。

更多相关内容链接: